剛過完農曆新年,吃了大魚大肉後,我們來換換口味談一些西式的餐飲。

一般人常有一個觀念,到西餐廳吃西餐,

大概都會點生菜沙拉、玉米濃湯、大蒜麵包、牛排,

吃完了再來一杯紅茶或咖啡配一塊蛋糕,以為這就是西餐。

其實也不能說錯,以西餐上菜的次序所選出來的菜色來說,

這種搭配我們的接受度比較高吧!

 

早在二十年前西式料理的食材和資訊得來不易,生意人總以營利為目的,

把餐廳裏裝潢的很豪華,在柔和的燈光下製造出高貴又高雅的氣氛來吸引人,

別以前這才是真正的西餐。現在資訊發達,不論從電視、網路、書籍上,

都可以找到很多美食的相關資料,在家中,我們可以從簡單的菜色學起,

一樣能做出營養又美味的家庭式西餐料理。

台灣以農立國,牛肉在大多數的家庭中是禁止吃的,能夠吃到牛肉麵或牛排,

大部分是年青人時髦的餐飲形式,年長者大都不會去吃牛肉。

而歐美國家屬於大陸型地理環境,新鮮的海產得來不易,

大部分的主菜以牛羊肉或雞肉為主,加上天氣寒冷,煮好的食物容易冷掉,

因此比較少以快炒的方式來做菜,大概都會以燉煮或烘烤比較多。

西式料理在台灣大致以法國菜、義大利菜、美國菜居多,

近年來德國菜也漫漫的多了。

各國的料理與各民族性、地區性、氣候、風土人情、宗教息息相關,各具特色。

 

眾人皆知法國菜與中國菜是老饕口中的美食,法國菜的種類很多,

它的每一道菜都是重質不重量,和中國菜一樣色香味俱全。

法國菜在正餐前有開胃菜就和我們中國菜的小菜有點類似,

它比較有名的菜有以田螺、魚子醬、鵝肝這三種材料來做出不同口味又好吃的開胃菜。

吃開味菜就要搭配開味的酒品來引起食慾,接著就喝一碗湯吧!

我推薦法式洋蔥湯,這個湯可是有點費力的。

切細絲的洋蔥以小火慢慢的炒到褐色約20分鐘左右,

將原來的辛辣味炒熟後變成香甜的味道,再加高湯熬煮後分裝到小碗內,

裏面放一片法國麵包並灑一些起士,進入烤爐內烘烤,

溶化後的起士有著香香濃濃的味道,在寒冷的冬天,

來一碗清爽又不油膩的洋蔥湯,即使在冰天雪地裏也不覺得冷了。

另外海鮮湯、南瓜湯也是很有名的湯品,有機會也要嚐試一下。

 

喝完湯就上主菜,

法式烤春雞、香橙鴨胸、紅酒燉牛肉、普羅旺絲羊排、香煎嫩魚、

烤扇貝、焗龍蝦等都是很有特色的菜。

西餐的主菜搭配的酒有一點講究的,通常吃牛肉、羊肉要喝紅酒,

吃雞肉、海鮮要喝白酒。

主菜盤上除了主要的肉類或海鮮外,還會搭配一些沙拉菜、燉煮的蔬菜或米飯、麵類等。

主菜上淋的醬汁可以沾麵包來吃,這與美國人的麵包沾著湯喝的方式截然不同。

 

法國麵包外皮酥脆內部鬆軟與一般的土司完全不一樣,

法國麵包的麵糰成份除了麵粉外,只有一點的糖和鹽味道單純。

在烤箱內烘烤時要噴很多的蒸氣才能使表面酥脆,

甚至出爐的時候還可以聽到ㄆ一ㄌ一ㄆㄚㄌㄚ的裂開聲喔!

 

吃過了主菜之後就是壓軸的甜點了,

各式奶油蛋糕、起士蛋糕、法式烤布丁、巧克力慕絲、

古典巧克力蛋糕、蘋果派等也都不錯ㄛ!

以甜點、水果、咖啡或紅茶來做為一餐的結尾,

這就是目前我們常在餐廳內吃到的法國菜。

 

法國菜與中國菜有些相近的地方,

譬如:每道菜都注重它的調味醬汁,並講究新鮮、現做、火侯、排盤等。

而法國人用餐時,聊天吃東西,喝酒都是在安靜、優雅的氣氛中進行,充分的享受美食。

而我們的餐廳內,卻是吵雜的、喧嘩的划拳聲、勸酒聲,值得深思改進。

 

法國南邊的鄰居義大利,也是一個注重吃的民族,

但是它們就不像法國那麼講究了。

義大利的開胃菜,不管用魚、蝦、海鮮、醃菜或燉菜,

甚或沙拉、鹹派、薄餅等不拘形式,很隨興的想吃什麼都可以,

這是和法國菜不太一樣的地方。

義大利的南方盛產小麥,因此拿坡里比薩,義大利麵都非常著名。

義大利國內也生產稻米像米蘭香腸燴飯、威尼斯墨魚燴飯、鮮菇燴飯也都很好吃。

義大利的米飯和中國的炒飯、燴飯做法完全不同。

先把切碎的洋蔥炒香後主要材料也放進來,再加入白米拌炒,

在炊煮過程中分次不斷的加入白酒和高湯,一直翻炒湯汁吸收完了再加一次,

而且不蓋鍋蓋,到了米心約八分熟時,

加入起士粉當做勾芡的材料並增加香味,炒出來濃濃香香的飯,

再灑一些巴西利香葉末,在當地是很受歡迎,

可是台灣人喜歡吃白白軟軟的飯,對於這種帶米心的外國口味,可能接受度會隨人而異。

 

不過義大利麵在台灣卻是老少咸宜的主食,其實義大利麵只是一個總稱而已,

它還有很多的種類。

麵條製作的基本材料是麵粉和雞蛋揉出來的麵糰,再經過壓桿切條成型,

也可以把雞蛋改成蕃茄汁、菠菜汁、甚至墨魚汁等。長

條麵就有粗、細、寬、扁之分。

通心麵是中空形狀的,利用各種不同的模具切割出彎的、螺旋狀的、筆管狀的。

花式的形狀有英文字母、貝殼形、蝴蝶形種類非常多。

烹調的方法有炒的、焗的、煮湯、涼拌,

口味上有奶油醬汁、蕃茄醬汁、香草醬汁等。

主料上有肉醬、培根、香腸、燻雞、海鮮、鮭魚、菇類、蔬菜等,

凡是能想到的,喜歡吃的材料都可以放進來煮。

 

講到義大利的甜點,有一道是這幾年來非常的紅值得推荐,那就是提拉米蘇。

它是用一種非常柔軟新鮮的起士來做的慕絲,淡淡的起士味,

再用沾著香濃咖啡的手指餅乾製作而成,

表面層灑上原味純厚的可可粉,喝一杯卡布奇諾咖啡,那真是一大享受。

 

再談談法國北方的鄰居-德國,德國菜的風格與其他歐洲國家比起來,

沒有太大的差異,口味濃重些。

馬鈴薯是德國盛產的農作物,可以變出好多種不同的吃法,

喜歡吃馬鈴薯的人可以吃個痛快。

德國人用餐時也有餐前酒、餐後酒,但都不如啤酒來的有名,他們把啤酒拿來當開水喝,

啤酒節是非常熱鬧的日子當然更少不了著名的德國豬腳和香腸。

最近在台灣也開了很多德國菜的餐廳,有機會可以去品嚐異國風味。

 

和這些國家比起來,美國人吃的文化就簡單多了,

雖然也有一些豪華精緻的大菜,大部分是節慶、生日或正式宴會中製作。

美國的工商業高度發展,生活緊張,一切講求快速,

對於吃的方面要求不多,造就了漢堡文化。

這股風潮也為台灣帶來了很大的旋風,

漢堡、炸雞、熱狗、薯條、披薩、可樂這些簡易的食物,

雖然沒有特殊的製作技巧,卻能滿足年青人的口味,百吃不厭。

即使胖子一堆,他們也樂此不彼,和他們比較起來,

我們中國人這一套飲食文化還真是不錯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