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孩刮刮落地喝母奶開始,到人生結束前,每天都要吃食物來經營身體茁壯成長,維持生命。

但是大部分都會把重點放在嬰幼兒或青春、青少年時期成長階段,多吃一些才能長大長高,

但是到了老年,因為活動少、代謝慢或生病等原因,吃的東西少了,

大都認為有吃就好,或吃了一大碗白飯,配醫些醬瓜肉鬆就飽了,

過年過節拜拜的時候,自己捨不得吃雞肉還留給孫子吃,到年老時卻因體力不夠、營養不足,

整天在家也不敢出門,因為腳沒力氣怕走不遠或怕跌倒。

這是近幾年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後,發現的一種現象。

 

  由於經濟繁榮,醫療技術精進,國人平均壽命上升,老年人口年齡的增長,

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直接或間接都會影響到長輩的健康,如果飲食方面稍不注意,造成長期營養不良,

身體狀況逐漸退化,臥床後會增加照顧上的困難及醫療費用的支出。

  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新生成的細胞速度慢,過多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

身體代謝機能失調,體內血管和器官的膠原硬度增加而失去彈性,

身體功能下降而出現一些疾病,即使修補復原,可能也比不上破壞的程度,

使大部分的器官系統逐漸衰竭,因無法修補或重建,導致生命力降低。

   

老年之後身體上的變化會有那些呢?

一:牙齒漸脫落、蛀牙、假牙不合適、鬆脫等情況,引起咀嚼能力衰退。

                 應該定期做口腔檢查,修補壞損脫落之牙齒,幫助咀嚼,使食物易於被消化。

                 經濟許可的話,不妨做植牙使用期限長。

                 對植牙接受度不高,又缺牙多或全口無牙的長輩,

                  要注意假牙鬆脫可能是牙齦萎縮造成的,就每隔兩三年換一次新的,確保吃東西的時候,咀嚼功能不受影響。

二:口腔內的唾液量減少、嗅覺和味覺的反應遲鈍感受退化,

                 對於甜、鹹、辣的感受力偏低,常有喜好濃味食品的傾向。

               上牙床全口假牙者,因假牙的材質是塑膠製的,阻絕了食物接觸的觸感,

               加上味蕾細胞數量減少,導致嗅覺和味覺遲鈍。

              有些人還因蔬果吃得少,缺乏維生素B群導致口腔或石頭破洞,吃東西的時候吞嚥困難。

              因為以上一些因素,使得長輩都喜歡吃容易咀嚼的麵包或蛋糕果腹,造成營養不良。

三:胃腸的消化功能減弱,胃腸的蠕動力下降,

                有時候只吃一些東西就有飽足感,但實際的進食量是不太夠的,

                 有些胃液分泌減少,消化酵素分泌也減少,就影響到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

                牙齒不好對纖維的咀嚼能力差,就不太想吃高纖維的蔬菜,再加上腸子的蠕動差,就容易發生便秘了。

四:腎臟功能退化呈現的狀況是,腎臟排除廢物的功能衰退,

                 尿意濃縮能力下降造成頻尿,避免上廁所麻煩就減少喝水,反而容易得到泌尿道感染。

五:骨骼疏鬆會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嚴重,骨質密度在30歲的時候達到高點,年齡增長骨質流失多就容易骨折。

                 脊椎骨骼疏鬆時,脊椎往往無法支持全身體重,容易發生彎腰駝背或骨折的現象。

                保持適當的運動,增加肌力才能保持骨骼之健全。

 

總括以上因素,現在的醫學研究發現,肌少症的嚴重性越來越多,

許多都和食物攝取量少造成營養不足,及運動量不足有關係。

長輩因牙齒不好造成咀嚼能力差,吃肉會咬不爛或卡牙縫,慢慢地就少吃蛋白質多的肉類,

平常吃一碗鹹粥或什錦麵湯湯水水的食物,或是一碗香香鹹鹹的肉燥飯充飢。

這些分量裡的蛋白質是不夠的,很容易就肚子餓,

餓的時候就吃片土司或餅乾配一些紅豆湯之類的甜品,長期下來營養不良,腳就沒力氣走路了。

長輩吃的餅乾麵包會讓他們體脂肪增加,看來並不瘦,有的還胖胖的,

但是身體的肌肉組織是減少的,體內的脂肪堆積在瘦肉組織間,造成非脂肪質量的減少,就稱為肌少症。

 

   

肌少症並不會像器官疾病退化的那麼快速,是一種漸進式肌肉減少和肌肉功能降低的呈現,

若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老人家肌力減弱,走路變慢,習以為常,慢慢的走路越來越慢手的握力也變差,

走路扶著拐杖也許都有困難,導致跌倒,還會提高其他疾病罹患的機率、生活品質降低等。

過去大家認為老人家的活動少,每日食物攝取熱量不需要像年輕人一樣多,

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每公斤體重攝取1公克,調降為每公斤體重攝取0.8公克,減少後反而發現,

造成老人家的蛋白質攝取不足。現在醫學觀念在更新中,老人科或家醫科醫師都會建議,

長輩要比一般人攝取更多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該攝取1公克或1.2公克才夠。

 

   只有補充營養成分,沒有運動的配合,一樣無法使蛋白質提供肌肉使用,也留不住肌肉。

中國人的觀念大都留在  老人家體力不好就不要到處亂跑,

或做超過體力負荷的工作或活動,乖乖在家休息看電視就好。

因此不運動造成肌肉流失多,就更沒體力。

反觀北歐的芬蘭,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在體育專業的訓練後,翻筋斗,跳馬,後空翻等各種體育活動都難不倒他們,

有了運動之後身體更健康,還可以到處去玩,心情也愉快。

 

   銀髮族的長輩在食物的攝取方面,每天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不要偏食。

蔬菜水果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植化素,

如果牙齒不好的,可以把蔬菜或水果打成汁,但是不要過濾,才可以吃到纖維質。

葉菜類的纖維不容易咬斷的,不要煮軟這樣會把維生素破壞掉,

應該是把青菜燙熟,大約30秒到一分鐘,拿起來放涼一下再切碎來吃,就可以得到豐富的營養價值。

 

   蛋白質來源的肉類,包括雞鴨肉、豬牛羊或海鮮都可以,每份肉類的重量大約是淨重一兩,

另外還需要豆漿豆花豆腐豆乾等各類豆製品、雞蛋和牛奶優格起司等乳製品,

各種蛋白質食物一天所需要的量每人每天大約需要吃到6-8分。

因此一天三餐統計一下,吃了一個雞蛋,一杯牛奶或優格,

一碗豆花或一杯豆漿,一塊如手掌的厚度的豆腐或三片豆干,

兩塊如兩三指寬的肉或魚,這樣就可以達到基本的六份蛋白質量,

平日有運動習慣的人,就再多吃兩份肉類或海鮮食物,這樣就足夠一天所需的份量了。

 

前面也提到老人的消化系統退化,胃腸蠕動比較慢,

因此每天所吃下的蛋白質食物,盡量在早餐和午餐的時候多吃一些,

晚餐的時候只吃一份或兩分就好,這樣容易在睡前就消化吸收完畢。

很多長輩退休在家跟兒孫住一起的,晚餐會等他們下班下課後回家再一起用餐,

導致用餐時間太晚又吃了許多食物,還沒消化完又該去睡覺,導致消化不良而脹氣,

這種情況下,建議傍晚的時候,先吃飯跟一些肉類食物,等全家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

再吃些青菜就會有飽足感,這樣對長輩的健康比較有幫助,也有全家一起吃飯的氣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