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的威力,一直都在每年的秋冬之際冷熱交錯,
十一月中旬時氣溫還高達30度,已經收藏的夏季衣服又須拿出來穿個幾天。
今年的冬天似乎來的晚些,但也別太大意而忽視冬天的保養因而受寒感冒。
冬天到了,氣溫降低,尤其是立冬後,人體陽氣往內收潛藏在丹田處,陰氣向外散發,
應該多穿厚衣服躲避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就連長褲最好也穿厚一點的,
讓腿部及腳底板都經常保持溫暖,遇到陽光露臉的時候,就出去曬曬太陽。
否則低溫下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年長者或身體虛弱的人更應防範各種慢性病復發或加重病情,
除了飲食要注重,生活起居方面也要全方位注意,才能確保平安健康。
不管年輕人或年長者,出門時戴一頂帽子來保護頭,不要被寒風吹了而受寒頭痛,
頭是人體陽氣匯集的地方,戴一頂帽子可以減少頭部散熱,做好頭部的保暖就能避免冷風入侵而感冒。
帽子能蓋頭頂,後腦下半部跟頸部後面的風府穴和風池穴,容易受風寒,
圍上一條圍巾保護這兩個穴道的保暖是非常重要。
因為冷風容易經由脖子將寒氣帶到身體內,頸子前面是氣管經過的地方,
冬天的時候有咽喉發癢卻又不是感冒咳嗽所引起的,大部分會是跟頸部受風寒有關,
所以要穿高領的衣服或是脖子圍上圍巾,如果有長圍巾,圍上脖子,部分在胸口保護胸部,可以減少冷風吹入心臟和脾胃。
進入室內溫度暖活一些,圍巾圍著不舒服時,可換穿背心或搭一件披肩,保護肩頸不受寒。
冬天時天氣乾燥,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能力變慢,汗腺分泌的油脂也減少,
而體表又失去較多的水分造成皮膚乾燥龜裂的現象,一些微小的病菌,趁隙從龜裂處進入人體,
而感覺到皮膚搔癢,於是越抓越養,皮膚也越乾燥,甚至抓破皮而發炎。
因此洗臉或洗澡水溫不可過高,不要因為天冷,洗澡的水溫過高將皮膚表面水分蒸發而造成皮膚更乾裂,,
清潔時不要選用去脂能力較強的沐浴乳或肥皂,
洗澡後擦拭保濕性較高的乳液,並做些簡單的皮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寒流時氣溫下降,人體血液流動速度變慢,末梢循環較差回流也慢,就容易造成手腳冰冷的現象,
有時還會出現發紅或發紫,這些人一定想把門窗關起來,
最好旁邊有個暖爐或是暖暖包整天放在身邊取暖,長時間靠著暖氣來使身體溫暖並非最好的方法,
就像夏天不能一直吹冷氣一樣對身體都是不好的。
室內關緊門窗開著暖氣,也會造成缺氧而導致頭昏眼花、四肢無力、皮膚乾燥口乾舌燥的症狀。
因此開暖爐的時候還是要將窗戶開5-10公分的縫,室內溫不要高於攝氏20度,
以免一直在溫暖的室內,身上毛孔開著,出門時室內室外溫差太大,容易感冒。
天冷時暖身的方法最好的就是運動,慢走或太極拳、瑜珈、柔軟體操這一類緩和的運動,
輕柔的運動就能促進四肢血液循環良好,進而提升體內的陽氣來抵禦風寒,
運動後精神好就不會覺得寒冷。
如果喜歡戶外運動,像是快跑、騎單車、打球等,比較劇烈運動前,
要先做好柔軟體操,伸展關節和肌肉,暖身後才開始正式活動,否則身體僵硬容易拉傷或扭傷。
運動流汗後要把汗擦乾並將濕的衣服脫換下來,即使身體已經暖合了還是要穿上外套保暖,
才不會讓皮膚張開的毛孔受冷風吹襲而受寒感冒。
冬天日出時間比較晚,天還沒亮之前最好不要出門運動,這時的氣溫較低,
剛從溫暖的被窩裡起床,可能連室內溫度都還沒適應好,就到戶外運動,
溫差大體溫若調適不良,年長者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天還沒亮的時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偏高,對呼吸系統來說也是不好的。
出門運動前一定要先吃早餐,最好是高熱量又容易消化的牛奶和雞蛋搭配一些澱粉類主食,七分飽就好。
冬天的陽光少,紫外線也比較弱,太陽露臉的時候還是要出去戶外曬曬太陽做日光浴,
一方面暖身,一方面協助人體生成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
行動不便的人或是臥床的人不方便到戶外曬太陽,就推他們到窗戶邊或陽台上曬曬太陽,提升元氣。
冬天運動流汗後沒注意保暖,吹個風就容易感冒,而寒冬感冒大都是冷風入侵體內所引起的風寒感冒,
當冷風進入體內後,沒有辦法再由皮膚毛孔宣洩到體表外,
堆積在體內就會造成頭痛、鼻塞、流鼻水、發燒、咳嗽、畏寒怕冷,
這時趕快煮一碗紅糖薑茶,或是蔥薑拿來煮稀飯,趁熱喝下,穿厚外套或是在被窩裡休息一下,
讓身體暖起來,皮膚毛孔開了,體內的風寒驅逐出去,感冒症狀就會好多了。
冬天身體要保暖,但是許多女孩子們都還穿著短裙,
雖然穿上毛襪或靴子,但畢竟不如長褲來的保暖,別因愛漂亮而受寒了。
泡腳對手腳冰冷的人來說,是一個對身體非常好的方法,腳離心臟最遠,又跟地面接觸最久,
散熱快因此容易受到寒邪入侵,體質虛寒的人腳經常是冰冷的。
泡腳的好處很多,可以調整臟腑的功能,驅散寒氣溫暖全身,
還能消除疲勞,睡前泡腳可以改善睡眠,幫助睡眠品質。
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的六條經絡和足底的穴位,不只冬天常泡腳,夏天也可以泡泡腳。
泡腳的桶子以木桶保溫效果最好,深度要能將小腿全部泡到,不是只泡到腳踝的淺盆,
水溫以40-45度泡半小時,中途水溫降低,要再加入新的熱水保持水溫恆定,
飯後一小時後再泡,才不會讓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造成消化不良影響吸收功能。
泡腳中如果出現頭暈胸悶的感覺,就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手腳容易冰冷的人,飲食上就不要在冬天吃生冷的或寒性的食物,
像生魚片,螃蟹,冰啤酒冰淇淋等,這些食物讓體內寒氣增加而且會消耗更多的陽氣,
使身體更寒冷,這些寒氣在體內形成濕邪堆積,影響了脾胃運作,
不僅手腳冰冷的人不應該吃,一般人也不要在冬天吃太多生冷的食物。
但是也不能吃過於辛辣的麻辣火鍋、麻油雞或薑母鴨來抗寒,
反而是食性平補的蘿蔔排骨湯、香菇白菜燉雞湯更適合天冷暖身。
冬天寒冷會多吃些肉來增加熱量,消化慢的時候積在胃腸內容易脹氣,應該多吃些蔬菜來清火降氣助消化。
白蘿蔔、白菜是偏涼性的食物,卻是冬令當季的蔬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
還可以潤肺通心氣,舒展肝氣,適行氣的好食材,很適合喜歡多吃肉類的人,
在冬天的時候吃蘿蔔把氣通暢了,明天春天就不會有大毛病了。
蘿蔔很適合消化不良和食慾不振的人或是生活容易緊張、疲勞、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的人,
但卻不適合正在進補,尤其是吃人參之類有補氣功效的補品,會把正在補氣的功能消除了,進補就會完全失效。
氣血循環差體質虛寒的人就不能生吃蘿蔔,以免寒上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