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是中國祖先研究出來一套博大精深的學問,
不只是與天氣變化有關,更關係到人類身體的變化、疾病的發生、
農作物的種植採收等,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
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是在8月7日這一天。
第二個節氣處暑是在8月23日,告訴大家夏天的暑氣漸漸會消退,
但是到目前為止,各地氣溫仍是有點偏熱,但也有點感覺秋天要來的涼意。
9月7日白露到了,從字面的意思就可猜出白色的露珠,
早起的人可能就會看到樹葉上有少許的露珠開始出現了,
接下來的天氣就會日夜溫差較大,即使一早出太陽,
上班上學出門還是要帶一件薄外套以免著涼。
秋季飲食該注意了
我們的脾胃會在日夜溫差大氣候不穩定的情況下受寒而引起腹瀉,
如果白露的節氣之後,還吃了很多涼性的瓜果類,
像絲瓜、小黃瓜或西瓜、香瓜等瓜類的蔬菜水果,
就會損傷脾胃的陽氣,脾胃體質是虛寒的人,在白露之後更應該忌口了。
老祖先講的節氣,在古代適用於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對台灣地區也適用,
而台灣屬亞熱帶地區會有些差別,就如現在白露的節氣已經過了,
仍然可以感受到高熱的氣溫。
天氣乾熱之下,容易出現口鼻呼吸系統乾燥、皮膚乾裂、搔癢的情況發生。
這時季節性的水果,水梨也剛好上市了,水梨多汁可以生津止渴、潤肺化痰、還能滋潤肌膚,
因為中國醫學裡,皮膚和肺臟系統有關,所以呼吸道、皮膚乾燥時,
不是多喝水就可以了而是要吃梨子讓水分留在體內。
梨子可以當水果生吃或是削皮切塊和紅棗煮甜湯來喝。
如果有感冒咳嗽的人,買梨子,切下蒂頭約1~2公分的高度當蓋子,中間挖空,
到中藥店買貝母放在挖空的洞裡,再淋一些蜂蜜,把切下的梨子蒂頭當蓋子,
放在電鍋裡燉煮大約一個小時,早晚各吃一個,吃個兩天,
對已經感冒引起的支氣管炎和乾咳的咳嗽是很有幫助的。
秋天的乾燥還會導致便秘的情況發生,肺跟大腸互為表裡,
乾燥的情況會從肺影響到大腸,使得大便乾燥不容易排出來而便秘,
這時不能只靠吃瀉藥或通便劑,應該是吃白木耳〈銀耳〉,
白木耳的膠質非常多,含水分也多,可補充體內水分的不足。
另外還有蓮子、百合也都具有通便潤腸的功效。
這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秋天吃的食物梨子、銀耳、蓮子、百合都是白色的喔。
當你感覺皮膚乾燥,嘴唇、咽喉也是乾燥的時候,
除了喝水之外多吃一些白色食物都有潤肺的效果。
少吃蔥薑辣椒胡椒等帶有辛辣燥熱的食物,也不要吃油炸、油膩的東西。
來到9月22日秋分,秋風吹起容易過敏的人來說,這時鼻子又開始癢起來了,
這有可能是因為原先堆積在樹上的灰塵被秋風吹起,漂浮在空氣中,
鼻子容易敏感的人就招殃了,和春天的花粉過敏的因素不同,但鼻子癢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享受美食前先了解體質
菊黃蟹肥,是秋天享受美時的季節。
以前的農民曆上會有飲食禁忌的警告,其中一個是螃蟹和柿子一起吃的話會腹瀉。
以現在的科學觀點來探討,並不一定成立。
古代食物冷藏和運輸過程並不像現在那麼進步,根本沒有冷凍運輸車,
所以海鮮物品容易腐敗,導致食用者吃到不新鮮的東西而腹瀉。
螃蟹以中醫食物的性質來說是寒性的,對體質偏寒的人來說,也是會引起腹瀉的因素。
如果剛好又吃了寒性的柿子,那麼就是寒上加霜,怎麼會不拉肚子呢?
所以吃螃蟹的時候,要沾薑醋汁薑也要一起吃下去,利用薑的熱性來平衡螃蟹的寒性。
最好在喝些烈酒暖胃這才是保護自己身體的方法。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秋天把脾胃照顧好,到了冬天進補的時候才能收到效果。
秋天的栗子香甜味美,糖炒栗子絕對不能錯過。
栗子煮糙米粥是照顧我們的脾胃的好點心。
花茶解秋愁
天冷秋雨容易引發悲傷的情緒,特別是老人家或有憂鬱症的人,要注意情緒的調整。
下午時刻泡一壺玫瑰茉莉花茶,緩解焦慮和緊張的情緒。
或是來一杯桂圓紅棗茶養心安神,給自己一個愉快的好心情。
驅寒保暖趁秋日
10月8日寒露時,露水增多,氣溫就一路下降,除了預防乾燥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
老人家更應注意心血管疾病容易在秋季轉冬季的時候加重病情。
因此要注重保暖,手掌和腳掌離心臟最遠,體力虛弱的人,
手腳都是冰冷的,這時候應該用熱水泡腳來養生。
市面上有電熱加溫的泡腳機就很方便了,也可以去買個檜木桶裝熱水來泡腳,
木桶的保溫性會比鐵桶或塑膠桶來的好,桶子的高度要能泡到小腿度以上,接近膝蓋的位置。
桶子深度不夠深,只泡到腳踝的話效果比較不理想。
泡腳的水溫不可過高,以不燙傷皮膚為原則。
每次泡腳的時間大約20~30分左右,水溫降低了,就再加熱水維持一定的熱度。
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全身,又可消除疲勞,驅除寒氣,
幫助入睡,提高睡眠品質,有助身體健康。
泡腳水裡可以加一些舒緩壓力的香草植物或中藥草加強效果。
其實泡腳也可以在夏天實施,夏天雖然氣溫高,泡腳的水溫可已降低一些,
天氣熱泡腳反而容易流汗,夏天陽氣在體表,更容易把體內的廢物或毒素容易排出來。
泡腳不要在飯後一小時內泡,飯後身體的血液都在胃部進行消化作用,
這時去泡腳的話,血液會往身體下肢流動造成胃部缺血而影響消化功能。
泡腳的過程中出現頭暈或胸悶時,應立刻停止。
秋天,天氣越來越涼,身體受寒感冒時,血管也會遇冷收縮便細,
造成血流速度變慢血液濃稠,加重心臟的負擔,
若是因天涼攝取水分不足而使體內缺水,將會使血液更濃稠,
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特別注意身體,預防心肌梗塞和腦中風。
除了身體要注意保暖之外多喝溫開水,也要多運動。
早上天還沒亮,太陽還沒出來時,氣溫較低,從溫暖的被窩中起床後,
先吃些溫熱的早餐,做足了暖身操再出門比較不容易受寒。
除了心血管疾病的人應注意外,有慢性病的人也都應該注意,
體質虛弱的老人家和小孩,以及呼吸道較虛弱的人,
容易氣喘或哮喘的人都應該更小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血脂肪和膽固醇都偏高的人,不妨炒薑絲黑木耳海帶吃,清血涼血對心血管疾病有幫助。
到了10月23日霜降,顧名思義露水都快要結霜了,
雖然台灣的氣溫還不至於那麼低,還是要注意氣溫的變化
霜降的節氣結束,表示冬天就跟著來了,秋季把身體保養好就不用怕嚴寒冬天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