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這個名詞不知道大家會覺得陌生嗎?

我們常聽到有人說代謝不好容易生病,那麼代謝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人們吃進食物之後,食物從口腔裡嚼碎、吞嚥到胃內再經過分解成更細碎糜狀,

小腸吸收養分,將營養素小分子物質再轉變成較複雜大分子物質,

合成身體組織所需的能量,在人體內的分解與合成就稱為代謝。

~~~~~~~~~~~~~~

 攝取食物得到營養成分,才能維持身體細胞的活動,

建造修補身體的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生命得以繼續維持。

飲食不均衡時將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營養不均衡的過量或不足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而過量的飲食又無法排出體外,造成各器官的傷害時,壽命就會縮短。

各種疾病發生時,可能不是一個單一原因造成的,

所以代謝症候群就是解釋許多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

它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而是疾病之前開始出現的異常現象。

~~~~~~~~~~~~~~~~~~~

到了中年之後,有些人會陸續出現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等各種疾病,

這些病症又是國內十大死亡原因僅次於癌症的主要因素。

心血管疾病又佔多數,近年來各種病症的罹患年齡都有下降的趨勢,

 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便是動脈粥狀硬化,俗稱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功能失常,

若持續進行則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塊,而這些病變,也可發現於20歲不到的年輕人,

所以動脈硬化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

如動脈硬化塊逐漸增大,將造成動脈阻塞及狹窄之症狀,

若動脈粥狀硬化塊不穩定而破裂時,將引發血管內血栓形成,並引發危急病症,

如急性心肌梗塞及腦中風。

 因此國民健康局就將代謝症候群列為預防慢性病的推廣教育重點。

 

許多病在發病前都不會有感覺,因為很多人能吃能喝能睡,很少有病痛都自認很健康,

殊不知有一天突然心臟劇烈收縮疼痛、呼吸急促喘不過氣、昏倒、

急診住院才發現高血壓、腹部疼痛、長腫瘤等,

因此預防重於治療的目的,就藉由健康檢查來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

及早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

~~~~~~~~~~~~~~~~~~~~~

 通常40~64歲每三年一次可使用健保免費來檢查,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免費檢查。

如果經濟許可,或是特別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每年都做是更好的。

而且將健檢的紀錄保留十年,可供以後就醫參考。

 

 一般的檢驗項目,會有許多數據數值,這些基本的項目中再挑出5項危險因子,

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就已經是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的每一項標準,雖然都未到達疾病的標準,但也因為代謝症候群的判斷標準,

比起相關疾病更為嚴格,因此可以作為評估健康狀況之預警指標。

 

第一量身高、體重,以這兩個數據來算BMI身體質量指數,

把體重除身高米平方的數字就是BMI值,先把身高公分量出來除100

例如:陳小姐身高158公分、體重48公斤來說,

158除100就是1.5848÷1.58÷1.58=19.2,所以陳小姐的BMI值為19.2

當BMI質介於18.5~24中間都屬於標準的,超過24才算肥胖。

只以身體質量指數當作肥胖的標準的話,還不夠具體,必須再加上腰圍,

男生的腰圍大於90公分,女生的腰圍大於80公分,這就已經達到是代謝症候群的判斷指標之一。

每個人胖的地方會不太一樣,所以拿皮尺量腰圍時,量取的位置就很重要了,

在肚擠上方,一根手指寬的上面是量腰圍的地方,超過標準就應該注意了。

 

第二點要注意的就是血壓,

最好家中都有一個電子血壓計,每天固定早中晚三個時段,

心平氣和,如有運動應休息後30分鐘後,呼吸不會急喘來量,才能得到平常血壓的數據。

很些人會有白袍高血壓症,就是平常量的血壓是穩定接近的數據,

可是當醫生幫他量血壓時,血壓就會飆高,所以最好自己在家量好了之後紀錄下來,

到醫院就診時可提供醫師當參考用。

血壓的數據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85毫米汞柱,應該要小心了。

DSC06721  

第三要注意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男生低於40mg/dl〈每100cc的血液中含40毫克〉,女生低於50mg/dl都不好,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稱是好的膽固醇,對血管有保護作用,

數值太低,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第四要注意三酸甘油脂,不管男女生,三酸甘油脂高於150mg/dl

要特別小心,也是會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第五要注意,飯前空腹8小時的血糖值高於100mg/dl

就必須注意控制飲食,當血糖持續超過100mg/dl以上沒有控制好,

變成糖尿病危險族群,以後的併發症衍生出來後治療會更麻煩。

 

經過驗血檢查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你的健康指數是在危險的範圍內,

不要先靠藥物的治療,別無他法,儘快作健康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1.      把體重控制到BMI的標準內,最好是飲食和運動同時並進。

         胖一公斤是累積熱量7000卡所塑造出來的,所以瘦一公斤必須消耗7000卡的熱量,

         減重切忌吃減肥藥,每天少吃250卡熱量的食物,加上運動消耗250卡的熱量,

         一天減少500卡,持續2週就可以減去一公斤。

         運動不只讓體重下降,對糖尿病換來說,運動還可以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

         減少阻抗的問題。「阻抗」指的是細胞無法正常運用胰島素,

         使得細胞無法有效吸收血中葡萄糖,轉化成能量。

         葡萄糖沒有削耗掉,一直流在體內才會使血糖升高。

         日久之後容易產生全身性血管病變,血糖、血脂肪的代謝變差,

         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 引發動脈硬化反應。

         因此血糖偏高的人,對於糖類的攝取一定要少吃或禁用精緻白糖,

         也不要喝含糖的飲料多喝白開水。

         精緻的甜點和白飯白土司白麵條都要改用含纖維多的全榖根莖類。

          多吃高纖維質的蔬菜,可以加強腸胃的蠕動,也能促進排便及降低膽固醇。

2.      低鹽、低油的飲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喝低脂牛奶、低脂優格,少吃肥肉和雞皮等脂肪多的食物,

         多攝取好的植物油及部分油脂的量以堅果替代,

         少吃油炸的食物和含反式脂肪的糕餅點心,並減少攝取高膽固醇的內臟類食物及海鮮。

         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降低,血壓也就降低了。

3.      各種食物都應均衡的攝取,不偏食就是最好的食療方式。

         戒煙戒酒是養生必備的基本條件,菸酒會使細胞遲鈍麻痺失去活力。

         菸酒破壞正常的細胞產生過多的自由基,也會使血管璧的收縮彈性變差,

        心臟病高血壓就很難醫治。

4.      最後還是強調要多運動,運動後細胞活化力強,血液循環加速,代謝能力增加,

         對各種慢性疾病的治療都是友幫助的。

 P7160127  

各位朋友大家記得要定期作健康檢查,不可以有駝鳥的心態,

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五個指標:

腰圍、血壓、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

出現代謝症候群中任何一個指標,都應向你的醫師和營養師詢問正確的方法來改變,

及早作生活和飲食的調整都可免於吃藥,否則到了危險指數一定得吃藥時就更難。

在此還是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過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