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食物需要放人工香料嗎?

人類爲了生存吃了各式各樣的食物,爲的是要飽足,維持體力,

自從有了刀子切割,鍋子和火烹煮食物,進而追求營養均衡,

這樣並不能知足,又想追求美味來滿足口慾。

在物質生活還不是很盛行時,台灣的餐廳大都是中國八大菜系及日本料理居多,

當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隨著歐亞及大陸觀光增加,

各式各樣的調味香料及異國料理就不斷的出現,

現在幾乎世界各國料理都可以在台灣各縣市品嘗得到。

 

中國料理和和日本料理的烹調方式接近,除了鹽、糖、胡椒、酒,

大部分都常會用到醬油、醋、甜麵醬、豆辦醬、味噌等調味料,

加上煎煮炒炸各種不同的方式,這些基本組合就能讓食物更美味。

 

也由於各國傳統烹調方式和食物種類的不同,香料在廚房的用途也不盡相同。

拿咖哩來說吧,它裡面所使用的香料少則十種,多的可能會用到二三十種,

而且印度咖哩、南洋咖哩、日本咖哩、歐美風味的咖哩都還不一樣呢?

 

調味料是為了加強菜餚的風味而添加的,

可以讓平淡無味的食物創造出獨特的風味,

鹽就是最基本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就如牛排煎五六分熟,灑一點海鹽,

就可以吃到牛肉的原始甜味和肉質的香味;

清蒸魚或海鮮時,灑一點的鹽就可以感覺到海洋的味道。

除了正餐食物外,甜的點心中加一點的鹽,

可以增加食物的甜味或降低食物的酸味,

鳳梨和西瓜在吃的時候,灑一點點的細鹽,就會變得更甜了。

拿鹽來和米或黃豆及不同的菌種發酵,就變成豆醬、醬油、味噌。

天然的蜂蜜、蔗糖可作為甜味劑,加入水果和穀物發酵後就變成醋,

這些發酵後的調味料,讓原本煮熟的食材多增加更多的風味。

 

除了剛才講的調味料,再增加一些辛香料或香草植物,

就會讓食物的風味變化更多了,它們的用途也不太一樣,

使用方式會隨著不同國家的風情有所不同。

香草植物在歐洲地區的人比較常使用,大部分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不管是葉子、花或根莖,新鮮的或乾燥的都可作為烹飪調味料。

比較常聽到的像百里香、迷迭香、薄荷、羅勒、巴西利、鼠尾草、奧勒岡葉、月桂葉等,

這些香草可以單獨或混合多種放在食材裡烹煮。

歐洲的法國菜和義大利菜中,燉肉或燉湯常會用到,

新鮮香草通常會同時使用兩三種以上,把它捆札成一束,或是用棉布袋包起來。

自己家裡有種香草植物,就要趁盛產的時候,香味最濃郁,

採收倒掛在沒有日曬陰涼乾燥的房間內風乾,再放密封的罐子裡保存。

新鮮的香草經過烹煮後味到清香,不宜烹煮過久,而乾燥的香草味道濃郁就不能放太多。

 

東南亞地區則常用香茅、檸檬葉、九層塔。

中國菜煮湯或燉煮時常放的普遍只有綠蔥或蒜苗,

盛盤後灑在菜上面的總類就比較多種,有蔥、蒜苗、芹菜、韭菜、香菜、九層塔芹菜末等。

 

另一種香味的來源是辛香料,這是利用花、種子、葉片、樹皮和樹根,

烘乾脫水之後會釋放出芳香的精油味道,使用時先乾鍋炒香再研磨成細粉後使用,

或是購買已經加工成粉末的產品。

使用辛香料能讓食物具有香味,賦予料理的食物更具有獨特的風味,

同時還能去除食材的腥臭味,不僅能增加食慾,幫助消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辛香料使用較多的國家地區在印度、中東、東南亞和中國。

辛香料的總類也很多種,大家耳熟能詳的薑、蒜頭、八角、茴香、桂皮、

胡椒粒、花椒粒、丁香、草果、甘草等,這幾年印度菜也在台灣風行了,

比較常用的有香菜籽、芥菜籽、孜然、荳蔻、羅望籽、葫蘆巴等。

 

這麼多的天然食材已經足夠讓食物烹煮後有更加分的結果,

爲什麼還要添加人工香料呢?當然不外乎,香味濃郁比較容易引起食慾,

而天然香草植物或辛香料一方面價格高,保存不易,

季節性生長受限有些又取得不易,才讓香精製造的工廠得以佔有一席之地。

由化學成分合成的人工香料,產量和品質穩定,成本低效果好,

不受各種條件的影響,才能讓食品工廠在大量生產時產品穩定。

研究中發現人工添加物在人體內不容易代謝,對肝臟的影響非常大,

也有可能引起過敏、氣喘、癌症,因此購買任何食物或用品時都應注意成分內容。

 

有香味的材料,它的香味是由鼻腔的嗅覺器官所感覺而得到的。

香味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食物在烹調的過程中,或烹煮完成後所感覺的香味。

另一種是食物在口中咀嚼所感覺的香味。

如果味覺和嗅覺器官受損時,就沒有辦法品嘗出食物的香味和美味了。

杏仁茶是一個非常好喝的養生茶飲,可是許多人都不敢喝,很怕它的味道,

我和朋友提起,建議他們到中藥店買南杏,泡水2小時後蒸30分鐘,

再和白飯或糙米飯加些糖再加溫熱的水,用果汁機打成香濃的杏仁茶,

全家大小都愛喝,這就是天然食材的香味,

可是市面上的杏仁茶幾乎都是加了杏仁精調配而成,香味才會很難聞。

 

好吃的料理,除了食材新鮮能嘗到鮮美和食物的原味,即使不加香料,

烹調的手法也會影響一道菜的色香味。

拿咖哩雞來說吧,這是很多人喜歡的菜,同樣一份材料請兩三個人一起來烹煮,

還不見得會做的一樣好吃,因為有些人煮咖哩口味的菜餚時,

把各種材料烹煮後再灑入乾的咖哩粉,這樣怎麼煮都不夠香也不會好吃。

而好吃咖哩的秘訣就在於咖哩粉要先用熱油炒出香味。

例如咖哩雞的雞塊先用熱油煎香後盛出來,再放切片或切碎的洋蔥,

炒軟炒香後,就放下咖哩粉炒香,再把雞塊放回來,

並放入紅蘿蔔、馬鈴薯或其他材料一起烹煮。

咖哩粉經過這個加熱的過程讓香味釋出,做好後的任何咖哩的菜一定都會很好吃。

 

烹煮肉類食物的時候,不管煎過、炸過或烤過都特別的香,

這也是製造香氣的一種手法,因為肉類中含有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在攝氏120C高溫下會產生香醇味。而水煮的肉因為只能達到攝氏100度,

所以沒有甚麼香醇味的產生。

 

這個高溫加熱產生香味的方式普遍被餐廳廚師所使用,

他們利用這個方法將食物烹煮的更香濃才能吸引顧客上門,

家庭裡烹煮食物爲了健康不敢過度高溫加熱,也怕高溫烹煮會有油煙的問題,

所以家常菜和餐廳菜的差別就在此。

最後來談談調味料,我們利用鹽、糖、醋、醬油或其他的調味料,

賦予食物呈現出特定的風味,具有提升食物的味道,又能增進食慾的功能,

所以在加入調味料時,一定要到位,譬如說爲了不吃過鹹的菜,就少放鹽,

這時就會發現煮好的菜不太好吃,再補足一點點的鹽分,香味就足夠了,

或是煮綠豆湯紅豆湯的時候,最後放糖的量少了一些,

綠豆湯或紅豆湯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點的風味,

所以過鹹過甜又會影響健康,怎麼拿捏就看各位自己的決定囉。

利用簡單的烹飪技巧就能讓食物呈現香味,還需要放香料嗎?

希望今天的資訊能帶給大家許多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