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社會時代,農民工作辛苦,有時會累得吃不下飯,

或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汗流多,吃飯配的菜都會做的鹹一點,

來增加食慾,多吃些才能做體力活。

到了年老時農田工作少,吃飯配的菜依然是重鹹,

導致吃下過多鹽份,而引發慢性病。

   

當有了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的人就醫治療後,醫師告知病人,

食物中的鹽分必須減少,甚至有些人被嚴格限制鹽分,

長輩們就認真執行低鹽或者菜裡面就都不放鹽,

每餐都吃得清淡希望病情早改善,

殊不知醫師開的處方藥,裡面有利尿劑、降壓藥、降血糖藥等,

會出現了副作用,有血壓降低、肌肉筋攣、腹部疼痛、心律不整、全身無力等症狀,

有些還會嗜睡昏睡,等家人發現不對勁時,送醫治療,

經由驗血檢查發現,血液中鈉離子濃度低於標準。

醫師停用利尿劑,再給予注射生理鹽水一天,精神就能恢復正常。

   

鹽雖然是調味料,也是我們人體內必須的成分,

鹽的成分有鈉離子和氯離子,是維持人體化學平衡的重要成分。

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就會導致心血管內的鈉離子過高而引發高血壓,

損傷血管,提高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

  

身體內如果缺鹽,會有各種不適症狀,但這些症狀表現,可能一時沒有察覺,

會被認為是其它原因,而不能立即意識到是因為缺鹽所導致。

有些人出現疲勞、無力·疼痛痙攣,這些症狀在缺鹽的人 身上很常見,

也與慢性疲勞症患者症狀相似。

   

有些人蹲下要站起來時或是坐在椅子上起身時感到頭暈,

這種短暫頭暈,但卻不知原因,這種情況被稱為直立性低血壓,有可能是缺鹽造成的。

頭痛、健忘,甚至精神錯亂鹽對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傳導非常重要,

缺鹽會導血容量降低,大腦的血流不足,會有頭痛或健忘甚至神經錯亂等情況。

 

如果超過65歲,並有前述容易引起低血鈉的狀況出現、

有降血壓或利尿劑藥物在服用時,

就不要再太嚴格限制鹽分與喝太多水分。

若有出現低血鈉的初始症狀,雖然輕微,應要就診並諮詢醫師及營養師。

   

為了減少鈉的攝取,改吃健康低鈉鹽好嗎?

低鈉鹽的產品是讓體內鈉離子過高的人選用,

這樣才能平衡體內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滲透壓。

健康低鈉鹽雖減少了鈉含量(氯化鈉),但,取而代之的是低鈉鹽當中的氯化鉀,

有些人以為改用低鈉鹽,便可以不考慮鹽分攝取量,

可是無形中攝取了過多的氯化鉀,反而出現高血鉀的症狀。

千萬不可因為低鈉鹽有好處,就多放些在菜裡面烹煮,

讓腎臟增加代謝鉀離子的工作,反而傷到腎臟了。

 

健康美味鹽也是類似的產品,都是把鹽裡面的鈉離子和鉀離子調整過的,

給需要的人採購,如果沒有特殊病情是不要買來用。

   

市面上賣的鹽有很多種,早年使用粗鹽或海鹽來烹調,後來改成精緻鹽,

近幾年注重養生健康,開始有各種不同的鹽,到底這些不同種類的鹽有何特色。

粗鹽海鹽中除了鈉以外,還保留有自然的礦物質,

營養成分較高,鹹度比一般食鹽低,

但是拿來醃漬蘿蔔干或醬菜之類更好吃,

就是因為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的功效。

 目前可以買到最多最便宜的就是一般食鹽,

這是經由海水蒸發析出的結晶體所得到的粗鹽,

再過濾掉雜質,添加抗結塊劑,製成的就是市面上的精鹽、食鹽。

台灣的精緻鹽食鹽都必須加入碘,讓甲狀腺腺體功能在人體中正常運作,

才不會有甲狀腺腫大的疾病出現,

市售的海鹽或進口的海鹽,大部分都是沒有加碘的,

家裡買了這種沒加碘的海鹽,平常的飲食中,

就要多吃些海帶海苔或海藻來補充碘。

 

如果是甲狀腺亢進的人,體內含的碘過剩,反而不能吃含碘的鹽,

也不能吃海帶海苔等,如果不清楚狀況,

就到醫院看診請醫生驗血判讀結果來治療。

     幾年前開始流行鹽之花的各種產品,

有麵包,可頌,蛋糕,洋芋片等點心,鹽之花是甚麼呢?

在曬鹽的過程中,海水會被導入蒸發池中等待結晶,

這時時會有部分的海鹽於滷水表面結晶析出,

這些從表面析出的氯化鈉晶體,一個個都是中空的四角柱 ,

彼此間會因為水分而黏在一起,遠遠看起來就像雪花一樣,

因此被稱作「鹽之花 。

鹽之花結晶的氣候條件嚴苛,產量稀少,

須耗費人力,在沉積前以傳統工法採收,所以價格昂貴。

由於鹽之花沒有經過純化及精製,氯化鈉含量比一般精鹽還要低,

礦物質含量卻更高,風味比一般精鹽更有層次。

因為氣候及地理條件上的差異,不同產地的鹽之花,成份及口味也各有不同。

鹽之花的含水量也比一般精鹽高,在口中的溶解速度較慢,

味道能夠在口中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因此只需要加很少的量就能提味,

建議在烹煮完成後再加入調味,避免鹽之花因高溫而失去它應有的滋味。

    除了這幾種鹽之外,市面上還可以買到玫瑰鹽和岩鹽,

也都各有特色,這兩種鹽也是沒有加碘的,記得要再吃些海帶海藻類補充。

   

飲食中低鹽或高鹽都不是很好,經常外食的人比較會吃到較鹹的食物,

記得多喝水排除體內的鈉離子,在家做菜就買原型食物來烹煮,

少買加工類的香腸熱狗或肉醬罐頭等鹹味的加工品,

也少用已經調配好的醬料來沾食或當淋醬,

如果吃泡麵當一餐吃飽的話,調味料放一點點就好,

再加些肉片青菜這樣才會比較營養。

平常也不要怕吃過鹹,完全都沒味道也很難入口,這樣的飲食方式會讓生活無趣。

煮菜的時候,每道菜裡面還是酌量放些鹽或醬油來烹煮,

醬油沾料可放蔥薑蒜末洋蔥末或辣椒香菜九層塔或是蘿蔔泥,

來稀釋過鹹的醬油,這樣食物吃起來才會美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巢佳苓 的頭像
    巢佳苓

    原鄉原味愛健康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