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好處多多

地球的表面積有七成的河水湖水和海洋,

提供許多水中食物供人類食用。

魚的種類多,味道鮮美營養保健價值高,

又是優質蛋白質來源,近年來許多研究得知,

魚類含很多不飽和脂肪酸,

對人們的營養學和生理學方面非常重要。

 

魚的種類有淡水和海水兩類,品種也非常多,

在市場上可買到的淡水魚以草魚,鰱魚,鯽魚,鯉魚,吳郭魚居多,

而河鰻,泥鰍,土虱,鱔魚現在比較少看到了,

深山中的溪水會有苦花,溪哥或養殖的香魚,鱒魚,鱘龍魚。

台灣的魚類養殖技術非常好,近海的養殖魚有,

鱸魚,虱目魚,午魚,石斑魚,黃魚,

這幾種經常在市場上看得到,

用釣的或拖網捕撈得有,赤鯮/盤子魚,嘉臘魚,紅條,黑喉,

黃雞魚,鯖魚,秋刀魚,肉魚,烏魚,馬頭魚,剝皮魚,

紅目鰱,煙仔虎,土魠魚,鬼頭刀,白鯧魚,

金鯧黑鯧,澎湖麗魚,紅甘,白帶魚。

遠洋的魚有鮭魚,旗魚,鯊魚,鮪魚,鱈魚/比目魚。

海洋裡的小魚苗被很細的小網撈起來的吻仔魚,

可能還會有一些我沒想到又常見的魚。

 

台灣四周都是海,也有許多的水庫湖泊在養魚,

到處都可以買到好魚,尤其是各地漁港魚船進港時,

可以親自挑選現撈的鮮魚。

菜市場所賣的魚,大部分都是老闆當天到大的魚產批發地採購,

買魚除了找信任的老闆,我們也是要學些基本資訊,

以免花大錢買到不新鮮的魚。

 

現在很多魚船都有冷凍設備,海裡撈起來的魚急速冰凍保鮮。

賣到市場後,買的時候要怎麼判斷是新鮮的呢?

1、觀察魚體

表皮和魚鱗要完整,,魚眼睛要光亮飽滿,

魚鰓完整鮮紅,這就會是新鮮好魚。

如果魚眼球水晶體塌陷,魚鱗失去光澤,

魚鰓是暗紅色,這些情況,

可能是前日沒賣完再冷凍退冰後來賣的,新鮮度就不夠。
2、鼻子聞
在魚塭養大的魚或淡水魚聞起來會有土味。

如果有藥水味,有可能是魚在運送中為了保鮮所放的藥品。

有海腥味不一定是壞掉,因為每個海域的海中海草或小魚不同,

在撈上來時會造成不同的魚味,不要是腐敗臭味就可以。
不新鮮的魚會因細菌侵入魚肉內,

而使蛋白質分解出阿摩尼亞而變得有腐敗臭味。

3、手指壓

手指按壓魚身,肉質有彈性外層要有黏滑液的魚體比較新鮮。

按魚的腹部,要有彈性,如果不新鮮,

存放很久的海鮮,腹部會很軟爛。

 

在菜市場買到新鮮的魚,大部分的老闆,

都會幫忙將肚子裡的內臟取出沖洗,回家後清洗一下,

下鍋煮好要吃的時後,怎麼還有一點血腥味,

問題就出在魚頭裡面有些血塊沒有清除乾淨,

或是魚肚裡魚大骨的骨縫間,

有一條血管沒有清洗沖掉所造成的,

買回來沒再清洗處理直接烹煮,

就會有一點血腥味出現,

若不是當天煮先拿去冷凍,改天退冰再煮的時後味道就更重。

 

因此買了新鮮的魚回來最好自己動手再清洗一下,

順便用小刀把魚鰭旁邊細小的魚鱗刮掉,

在煮湯或清蒸時,吃細緻魚肉的同時才不會吃到魚鱗而掃興。

如果能遇到細心的老闆,幫我們把這些小細節部分都處理好就輕鬆多了。

 

有時候去買魚,可能會同時買兩三個不同的魚種,

當下沒有全部都煮來吃的時後,有些一定是先冷凍起來。

像小條的肉魚或赤鯮,一次買了四五條,

沒有馬上煮來吃要冷凍,放塑膠袋裡時不要包一坨就放冷凍,

因為將來退冰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還有就是一坨放進去,要全部都冷凍,

也是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結凍完成,

這樣魚的鮮度就會降低,最好的處理方法,

就是把魚放塑膠袋裡攤平,

一尾一尾平放再冷凍,

這樣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冷凍又能保持新鮮度。

 

各種的魚肉都提供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每100克沒有魚刺的魚肉,

可以得到含量大約8~10克左右的蛋白質。

而且鱼肉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組成與畜肉類相似,

與人體的需要接近,是好的完全蛋白質。

魚肉蛋白質組織結構鬆軟、纖維較短,水分含量高,

所以肉質細嫩,比豬肉牛肉的蛋白質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而且消化吸收率可達80~95%左右,幾乎充分利用到。

 

鱼類的脂肪含量會因為魚的種類,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還會跟著魚的成熟度、運動量、魚的產季、海域的不同而變化。

脂肪含量從1%到17%都有,平均大約在5%左右,

和豬肉牛肉雞肉來比較,少了非常多。

 

鱼類的脂肪大多由不飽和脂肪酸構成,消化吸收率為95%左右,

各種魚的體內,含脂肪酸多的,

所含有的EPA和DHA也會跟著多,

像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等,都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

也因為含較多的脂肪酸,

這些種類的魚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也稱魚油,

是容易被氧化,經過高溫煎煮或油炸加熱後,

氧化速度變更快,烹煮時盡量以一餐能吃完的量來煮就好,

不然剩下的再加熱會有油耗味,品質就變差了。

 

魚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和豬肉牛肉的飽和脂肪酸截然不同,

許多喜歡吃紅肉的人引起心血管疾病後,

改吃魚肉所提供的優質蛋白質和脂肪酸後,也能改善病情。

 

魚類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低,一般不超過5%,

大都忽略,但是魚在海裡湖裡成長,

礦物質的含量則超過路上的肉類很多,

種類有鈣、磷、鐵、鉀、碘,尤其是海魚的碘含量特別豐富。

魚類的維他命含量也很豐富,維他命A、維他命

B和維他命D也都較多。

總體說來,魚類的營養價值要高於豬牛雞和蛋,

是一個很優質的食物,

除非是身體有過敏體質的人不適合吃。

 

新鮮的好魚可吃出鮮甜的原味,最好就是吃生魚片或清蒸煮湯,

新鮮的魚若是拿來吃生魚片,還要注意餐廳廚師的處理手法,

保鮮度和廚具的清潔,手部的清潔都要到位,才能吃的安心。

 

好的魚新鮮的魚絕對不要用炸的,在高溫油炸後,

會破壞魚油脂肪酸好的抗氧化能力,否則經常吃炸的魚,

不但不會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反而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禍首主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巢佳苓 的頭像
    巢佳苓

    原鄉原味愛健康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