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喝的,做料理用的酒,都是一種含酒精的產品。

酒和美食一樣,能讓人滿足食慾心情愉快,但是飲用過量是會傷害身體的。

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會用水果或牛羊乳來釀酒,

到了農耕時代,農產作物比較多,以穀類為主食的時候,就以穀類來釀酒

到後來釀酒技術更進步,又因為世界各地的土壤、氣候因素,

以及各地食材原料的關係,每個國家或區域都各別釀造出不同的名酒。

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喝到的酒,種類甚多,

釀造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區分為三大類。

一、釀造酒:

這種是以各種不同的原料,經過天然或人工培養的菌類來釀製、發酵、再壓榨過濾榨而成,

這些原料種類大致以各種穀類及果實較多。

如啤酒、紹興酒、紅露酒、黄酒、清酒、水果酒。

也包括紅葡萄酒、發泡性葡萄酒等都是。

二、蒸餾酒:這種是原料經造、發酵後,再加以蒸餾而成,

這種酒所含的酒精成分都會比較高,

如高粱酒、威士忌酒及伏特加酒,白蘭地酒、蘭姆酒、日本燒酒等都是。

三、再製酒,亦可稱為合成酒。

以釀好的蒸餾酒種類或釀造酒為主,再加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

如各式中藥材來做的,五加皮酒,虎骨酒、參茸酒或養生酒之類的藥酒,

或以米酒或米酒頭,再放入各式水果浸泡,如梅子酒李子酒,

這一類的水果酒就算是再釀酒。

這種的失敗率較低,不像第一種的釀造酒,那個釀造技術比較難。

 

當假日節慶大家團聚,喝酒歡樂,適量飲用開心一下就好,

眾人皆知喝酒傷肝傷身,喝到醉就不舒服了。

別以為酒是液體,有想到熱量的問題嗎?

1 克的酒精有 7 大卡熱量,熱量可不少。

酒精濃度越高的酒,熱量也相對更高,喝多了是很容易肥胖的

啤酒(酒精濃度3.5%)100cc有34.3/Kcal,喝一個鐵罐的啤酒330cc,熱量110卡。

一次喝了好幾瓶,又沒運動,漸漸的熱量堆積後就形成啤酒肚了。

啤酒,在國外經常當成飲料在賣,因為酒精濃度比較低,容易被忽略熱量的存在。


紅酒(酒精濃度10.6%)100cc有85/Kcal,一杯紅酒約200cc,熱量170卡,白酒也差不多。

威士忌(酒精濃度41%)100cc有230/Kcal,一個威士忌杯大約200cc,熱量460卡。

高粱酒(酒精濃度58%)100cc有325/Kcal,

有許多人會加水來稀釋後入口容易,但是100cc的高粱酒加水都喝完,也是喝下三百多卡的熱量。

 

只有喝酒會沒甚麼樂趣,多少會配些下酒的菜,配上油炸的肉類食物會很搭,

除了增加了許多的熱量外,還有其他疾病風險

1.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和心律不整

2. 肝臟:急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喝進身體的酒,幾乎所有的酒精,都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容易傷害到肝細胞。

長期喝酒過量,容易導致肝臟發炎、肝硬化甚至得到肝癌。

3.容易得到各種癌症:大腸乳癌肝癌食道癌胰臟癌口腔癌、咽喉癌很多都是喝酒引起的。

過量飲酒會明顯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得到癌症的風險和酒的種類無關,而是跟喝酒的總量有密切關係。

4. 消化系統: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酒精會溶解、破壞胃黏膜而失去保護的功能,讓胃黏膜抵抗胃酸的能力降低。

酒精在胃中滯留時,不僅降低黏膜的保護力,同時又會促進胃酸的分泌,進而演變為胃炎或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5. 對神經系統的傷害,包括智力、記憶力、認知能力的退化和情緒不穩定而肇事,

酒精也是一種毒素,長期飲酒過量者,常因為腦部不受控而失去理智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每個人喝酒後的生理反應都不同,有人會臉紅有人卻不會,

酒精的成分是乙醇,喝了酒之後,乙醇在體內被迅速氧化為乙醛

再經過代謝成為無毒的乙酸排出體外。

喝酒時,出現的臉紅和神志不清的現象,

就是體內缺乏代謝乙醛的酵素,無法及時清除過量乙醛造成的。

當過多的乙醛在體內,使得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

容易引起臉紅,頭痛,嘔吐,心悸,宿醉及心血管疾病,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就把乙醛列為一級的致癌因子。

   

酒除了直接喝之外,也在各國拿來做料理,

像我們經常吃的麻油雞,燒酒雞,薑母鴨,這幾道湯品中的米酒放得很多,

另外的紹興醉雞腿,花雕雞等,西餐的紅酒燉雞或紅酒燉牛排,白酒炒蛤蜊,

都是美味的酒料理,烹飪過程中會燒掉一些酒精,

但煮完後的菜,還是會殘留下一些酒精,麻油雞這些加了酒的料理,

即使煮了一個小時,還是有一半的酒精存留在湯中,

所以大家也常聽到,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警語,

不只是純喝酒,也包括加了酒的料理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