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林立的台灣
二十年前的中式餐廳,八大菜系的區別非常明顯,
到了川菜館就吃不到廣東菜,在北方館子裡也不能嚐到江浙菜,
但是近年來,餐飲文化也做起交流活動,只要好吃好做的菜,師傅們都很容易就學會了,
不管在那一系列的餐廳,都可以吃到許多共同的菜。
這樣雖好,不必求遠就可以吃到想吃的東西,
目前分類:閒話美食 (28)
- Feb 04 Wed 2009 12:09
點菜的技巧
- Feb 04 Wed 2009 11:58
菜名趣談
有趣的菜名
當我們和家人朋友一起到餐廳吃飯時,你會為了菜單上的菜名傷腦筋或感到有趣味呢?
菜名一般都會根據材料、作法、人名、地名或調味料來命名,
在品嚐各種食物時,了解一道菜的由來那肯定是很有意思的。
以主材料為名的菜,
- Dec 20 Sat 2008 20:50
美味的醃漬菜
醃漬菜簡單的說,就是將新鮮的蔬菜除去少量或大量的水份,
停止細胞的活動,再加入調味料,並經發酵作用,使蔬菜得以吸收滋味。
一般家庭製作的能力範圍,大部分以醃泡菜或小菜的方面為主。
大家常吃到的醃漬小菜,在餐桌上不是主角,但它確佔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大眾的喜愛。
早在農業社會時代,沒有冰箱可以儲存盛產的農作物,
為了將蔬果保存期限延長,利用鹽醃的防腐原理,醃出了各種好吃的醃菜,
不只中國人會做醃菜,日本人做的漬物(如福神漬,黃蘿蔔,醃薑等),
- Dec 19 Fri 2008 21:57
關於火侯
中國菜能在全球各地受到外國人的喜愛,就在於它的色、香、味美,
要將這些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一雙巧手與烹調的技術是重要關鍵。
中國菜裡刀工的技巧,視覺上就已經能讓一道菜的好吃與否,佔重要比例,
譬如一盤菜中,火候與調味都很恰當,但是雜亂的細絲與粗條混合在一起,恐怕也難引起食慾。
而刀工部分稍加練習注意一下就可改善,可是同樣的食材在不同人的手中,
烹煮後會有不一樣的味道,這就是火候的拿捏各有獨道之處。
與外國人的飲食相比,他們的蔬菜大都是生菜沙拉,如果需要用火加熱時,
- Dec 11 Thu 2008 20:23
米食篇
鋤荷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這首唐詩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媽媽都會以農人耕作的辛苦,來教導孩子要把碗裏的飯吃乾淨。
米,是中國人的重要主食,亞洲各國人也都以米飯為主食,它餵飽了大家的腸胃,滿足了大家的口慾。
雖然只是小小的米粒,除了煮成米飯外,還可以變化出各種的糕餅、粿、粽子等各式點心。
再此我們必須感謝農民辛勞的工作,才能讓我們吃到這麼多好吃的美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這樣的農作程序,如果遇上天災那麼一年的收成將付之一炬,
- Dec 04 Thu 2008 22:22
輕鬆做菜並不難
對忙碌的的職業婦女來說,下班回家已經夠累了,還要一頭栽進廚房裏為晚餐忙碌。
如果回家後才將冷凍庫裏的大塊豬肉、雞肉、海鮮拿出來泡水、解凍,
那麼煮出來的菜很難會好吃,當然也就不會引起食慾,日積月累就更懶得下廚了。
改善的方法就要從買菜時著手,利用假日到菜市場買菜前,
先計劃一周內大概會煮幾餐,煮那幾道菜。
- Oct 27 Mon 2008 20:28
來吃火鍋囉!
冬意漸濃,幾陣寒風吹起,天冷了要吃什麼來暖身呢?沒錯,就是火鍋。
火鍋有凝聚人心的力量,不論2~3人或多到8~10人,男女老少都可以,
邊吃邊聊談天說地,在寒風刺骨的冬天,沸騰的湯鍋,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
大街小巷各式火鍋店林立,不論一人一鍋的涮涮鍋或一票人吃到飽的麻辣火鍋,
各種材料隨心所欲,要吃什麼就有什麼。現在有許多店家,
都會為素食的人或注重健康的人準備養生的素食鍋或蔬菜鍋,
偶爾吃些清淡的口味其實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