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能在全球各地受到外國人的喜愛,就在於它的色、香、味美,
要將這些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一雙巧手與烹調的技術是重要關鍵。
中國菜裡刀工的技巧,視覺上就已經能讓一道菜的好吃與否,佔重要比例,
譬如一盤菜中,火候與調味都很恰當,但是雜亂的細絲與粗條混合在一起,恐怕也難引起食慾。
而刀工部分稍加練習注意一下就可改善,可是同樣的食材在不同人的手中,
烹煮後會有不一樣的味道,這就是火候的拿捏各有獨道之處。
與外國人的飲食相比,他們的蔬菜大都是生菜沙拉,如果需要用火加熱時,
不是水煮就是慢燉,沒有像中國菜那樣大火快炒,所以在他們的蔬菜盤中,看不到鮮綠清脆的快炒蔬菜。


 
火候的調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炒菜、煮湯、煮麵煮飯、燉肉,有些全用大火,有些全用小火,
有時又大小火交替運用,全都得看食材的性質與烹調的結果而定。
若要把握做菜的訣竅,也須要先知道烹飪的基本技巧。
煎煮炒炸這些常聽到的術語細分的話約有二三十種,我們就從最基本的炒這個動作談起。


炒東西在中國菜中具有代表性
一般人談到炒菜炒肉等,就會直覺的想到把東西放進鍋子裡,用大火拌炒幾下,東西熟了就OK
常有些人說的一口好菜,但親自下廚動手做時才發現,想的一回事,做起來其實有滿大的差距。
‘炒’這個字,
對中國菜來說特別有的意義,炒它是左邊一個火部,加右邊的少合起來的字,
也就是大火快炒一下子就好了。
如果火候不夠火力太小,炒的時間太長,食物裡的水份流失太多,
食物的甜美味道全都不在了,吃到的東西只是一些菜渣而已。
如果火力夠強,但是翻炒的動作太慢,菜又會燒焦或燒乾。
所以火力的控制和時間的拿捏非常重要,餐廳裡的廚師一天到晚不停的做重覆的動作,
翻鍋的技巧好的沒話說,而家庭主婦只是拿著鍋鏟在鍋內不停的翻炒,
瓦斯爐的火力也比快速爐小很多,所以再好的技術也只能達到一個極限。
不過注意一些重點,一樣可以做出好吃的菜。

炒東西的要點

首先洗菜時洗好後一定要把水份瀝乾,因為材料裡帶的水份太多,
進油鍋內時就會引起油爆,而降低油溫,使得鍋內的溫度無法達到預期的熱度,
低溫炒熟後會破壞菜的香味和顏色。

新鮮蝦仁清洗後最好拿廚房紙巾擦乾水份,蝦仁表面水份多,
下鍋炒時蝦仁會變得濕濕爛爛的一點都不脆。

先把空鍋子燒乾加熱,倒入油,在大火中放下食材,迅速翻炒到熟就可以了。
要把東西炒的好吃,就必須先把材料準備齊全,以便隨時可以下鍋。
但也不是所有的材料都一次下鍋,要看材料的性質,
不容易熟的先下來炒再放容易炒熟的,這樣炒出來的東西才會好吃。

材料下鍋要有先後次序

一般來說,魚或肉類的食物先下,再放快炒的蔬菜類。
紅蘿蔔、洋蔥等比較硬的先炒再放容易炒軟的菜,大塊的東西先放再放小塊的。
食物放在鍋子裡炒時,不要蓋鍋蓋,青菜類見七分熟,就要放調味料,
再快速翻炒幾下就要起鍋裝盤,以免破壞了維他命
BC

炒的烹調方法因為搭配的方式不同可分為三種:

1.        生炒:材料都不加任何調味料的調味就直接下鍋炒。
以生炒花枝來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鍋熱油後放下紅蘿蔔、木耳炒一下,加花枝片炒七分熟,調味再放幾片甜豆炒熟就可以了。

2.        滑炒:把肉類材料切好後,先拌入鹽、蛋或太白粉醃一下,再用大火炒熟。
滑炒的特色是滑嫩、柔軟。蠔油牛肉、魚香肉絲這一類的菜,它的主料都先醃過再炒,所以都會很柔軟。

3.        熟炒:把已經煮熟或蒸熟的材料,切好再炒一次,像回鍋肉的做法就是屬於這一種。

和炒比較相近的烹調法有爆、煎
爆和炒其實有一點大同小異,大部分是容易熟的材料不帶骨頭,
切成厚薄或
長短一致,先煮過或炸過,再和調味料一起大火快炒。

爆的時間比炒還要來的短,所以調味的醬汁要事先準備好,下鍋翻炒兩下子就得起鍋。
爆菜的特色是脆、嫩,盤裡的菜吃光了也見不到湯汁。

蔥爆里肌的做法,就是先把肉切絲醃入鹽、蛋、太白粉,約
10分鐘入味後,
放進溫熱的油中炒至表面變白,但是又沒有全熟就要先撈出來,
鍋裡得油倒出來把蔥段炒香,倒進調味料和肉絲快炒混合均勻就立刻盛盤。

醬爆蟹的做法也是這一種,只是調味料的內容不同。

煎是僅次於炒常用的烹調方式,
煎是用少量的油以中小火,把食物慢慢地煎成
金黃色,外表香脆可口。
煎東西的時候,鍋子內的油不要超過材料,材料要弄平不可以太厚,否則外面已經煎焦了裡面還沒熟。

如何煎出漂亮的魚
煎魚是大家最頭痛的問題,經常一條魚被煎的支離破碎,變成炒魚碎了。
煎魚前把魚清洗乾淨,身上的魚鱗靠近背鰭和頭的地方再刮乾淨一點,
並用廚房紙巾擦乾,一方面在煎的過程中不會引起油爆,
另一方面吃的時候吃到魚鱗的口感很不舒服。

想要乾煎的話就不用沾粉,如果要讓魚肉外脆內嫩時,可以先灑一些地瓜粉或太白粉。
喜歡吃煎虱目魚的人就要特別小心,虱目魚的外皮含水份膠質非常多,最好是要沾粉比較好煎。
煎魚時,油鍋先燒乾燒熱,倒入適量的油在鍋子內繞圈圈,
讓放魚所及之處
都潤過油,再把油加熱至快要冒煙的程度,放下魚,用中火煎。
約幾分鐘後,看到魚的側面有金黃色時再翻面繼續煎,這樣煎好的魚一定會香酥好吃。

煎東西時應注意的事
不論煎什麼東西最忌諱一面沒煎好就再翻面,
因為油溫正在加熱要讓食物表面受熱,一直翻面的話,表面的溫度會下降就不容易煎脆了。
有沾過粉的外表,火不要太大以免煎焦。
肉身太厚的地方,最好先用刀子在厚的地方切一些刀肉才容易熟。
煎熟的菜趁熱吃滋味不錯,也可再加一些調味料燒煮,變成另一種吃法。


.
油炸也是很有學問的一種烹調方式
炸東西就要用到很多的油,才能藉著油的高溫讓食物在短時間內熟透。
油炸後食物的香味非常吸引人有些餐廳為了節省成本,
食材快要腐敗了就以油炸的方式蒙騙客人,這是外食族的人要注意的地方。

炸東西時也不是一個溫度到底就可以了,要看各材料不同來決定
炸魚片和薄片豬肉排這種厚度平均的就可以從頭到尾用一個溫度,
如果是雞腿或厚片豬排在油炸時,先用大火炸,外表稍上色約1-2分鐘後,
改小火繼續炸到油內的水氣聲變小,表示內部已經熟了,
這時用大火再炸個30秒將雞腿內的油逼出來,這樣炸雞腿就會很好吃。

油溫的拿捏
油炸的溫度通常在170℃ 左右,但是在家裡不可能每次都拿溫度計來測量,
只要一枝筷子放進油鍋內,從筷子四周快速跑出泡泡來就表示油溫已經夠了,
或是拿一個蔥段放進油鍋裡,快速浮起來,這種狀況也是油溫到達170℃ 。
如果油溫還不太高就把食材放下,那麼就先炸熟吧,
取出後再次把油溫加熱足夠一點,再放下炸過的東西,
約半分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夠把香味補足回來。

油量的多少也很重要
油炸的東西和油量關係到食物好吃與否,
一般來說油量是食材的一倍量,炸出來的東西才會好吃,
可是一般家庭不可能用太多的油來炸東西,
所以材料多又不想多用油時,材料不能一次全部放下去炸,
這樣很快就會讓油溫下降,材料吸了太多的油就不能炸的酥脆了。

炸好撈出來的東西要趕快放在可滴油的網架上,讓剩下的油可以繼續滴完,才不會太油膩。
油炸食物時沾地瓜粉、麵包粉、麵糊的口感都不一樣,
炸好後最好都是趁熱吃,如果吃剩的下次要吃時,
不要再用油炸而要用烤箱來烤熱,這樣還可以逼走一些在食物上的油份,而且會更脆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巢佳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