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生產或採買過剩沒有處理,腐壞後會有臭味,甚至產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
因此食物必須妥善處理,消滅食物中的微生物,
或使食物中的環境不適宜細菌生長,維持食物的新鮮度,才能放置一段時間後還能食用。
一般常見的食品保存保鮮法,包括乾燥,冷藏,冷凍,抽真空,
高溫殺菌罐裝,輻射光照和添加抑制細菌增長的成分等。
這些方法不止是有防腐作用,有些還經過調味後使產品更美味。
在沒有冰箱和工廠加工的時代,傳統古老常用的方法是乾燥,
主要是細菌在食物中含水量低時生長較慢或無法生長。
像香腸臘肉宜蘭的鴨賞膽肝等,經過鹽和酒的醃漬,晾乾後再用木材煙燻增加風味,
煙燻物質可以減慢細菌的生長,讓食物能保存得更久。
龍眼乾荔枝乾等帶殼的水果,使用乾燥的龍眼樹幹,以慢火燻烤烘乾的方式,
果肉經過五六天慢慢烘乾,成為深色果乾,還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和乾燥法類似的是脫水法,脫水法也是一種古老的食物保存方法。
要將食物脫水可,就在陽光下曬乾或風乾。
由於細菌生長需要水分,脫水後的食物,放在不透氣的容器內,可保存一段頗長時間,
例如蝦米、香菇、蔬菜乾、及奶粉等都是經脫水法處理過的食物。
以脫水方法處理過的食物的質地和味道,就會跟新鮮的會有很大的差別。
高溫加熱法,是食物經過蒸煮或醃漬後,裝入鐵罐或玻璃瓶中脫氣密封,
再加熱殺菌,讓罐子中的空氣被全部趕出去呈真空狀態,而使食物中的酵素失去活性,
也殺死大部分細菌微生物,在冷卻後放置很長一段時間也不容易變質腐敗,
是大部分食物重要的保存方式。
購買罐頭食物時要小心,縱使那些凹的、生鏽的或鼓起的罐頭價錢比較便宜,也不要購買。
生鏽的或有凹痕的罐頭可能會有小孔,讓細小的細菌有機會進入罐頭內汙染食物。
由於罐頭內的細菌會產生氣體,使罐鼓起,鼓起的罐頭顯示罐內已有細菌。
這些罐頭含有一種稱為肉毒桿菌的細菌,它能在罐內缺氧的環境中生長。
肉毒桿菌會產生一種強力的毒素,引起一種可以致命的疾病,即肉毒桿菌中毒,要特別小心。
高溫加熱法如果是用鐵罐裝的,必須在工廠中操作,一般家庭裡沒有這種設備。
會在家庭適用的,是煮果醬,不管哪一種水果加糖煮成果醬裝罐後,
馬上把蓋子密封倒扣,翻轉,讓瓶中形成真空狀態,
放到涼了再轉回來,這樣才能讓果醬保鮮時間較為長久。
牛奶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新鮮剛擠出來的牛奶含有許多微生物,容易酸敗。
工廠大都採用低溫殺菌法來殺死牛奶中大部分微生物,這不但使牛奶不易變壞,
同時亦能保存牛奶的香味。
這種殺菌法,將牛奶加熱至70℃維持15秒,然後迅速冷卻,至約10℃,
隨即放入瓶中或紙盒中冷藏,運送至賣場或超商。
高溫殺菌法是另一種很普遍的牛奶殺菌法。
這是將牛奶在數秒內加熱至150℃ ,隨即放入容器內密封。
利用這方法處理過的牛奶可保存數個月,就是市售的保久乳,
這種牛奶的香味並不及那些經低溫殺菌法處理過的濃郁,還帶有一點焦香味,
營養素中的維生素部分,因為高溫殺菌都被破壞,
但是包裝在鋁箔包或玻璃罐中,不須低溫冷藏,室溫下隨時可以喝。
食物保存,有高溫處理,當然也有低溫處理的方法。
冷藏是十分普遍的食物保存方法。一般家用冰箱冷藏的溫度約為5℃。
但低溫並不能減慢或抑制細菌生長,因此冰箱內的食物不能放置太久,
經常把冰箱門開開關關的,食物大約三四天就會開始腐敗。
家用冰箱冷凍的溫度在--20度,但是我們都認為食物放在冷凍庫冷凍不容易壞,
因此冷凍庫塞滿東西,這種情況下冷凍的溫度只剩下—10度到—15度,
保鮮的效果當然也變差了,甚至影響到食材的風味。
冷凍庫的低溫也不能殺死細菌,只能抑制細菌繁殖。
食物冷凍後可儲藏在--20℃內達三個月。
不過食物解凍後必須盡快吃掉,因為解凍時溫度上升,細菌馬上繁殖並使食物變壞。
低溫冷凍的目的在於盡量殺死寄生蟲以及降低細菌活性。
很多人會把細菌、寄生蟲這兩個東西搞錯。
寄生蟲有機會藉由超低溫冷凍消滅,變成對人體無害的狀態;
也有的寄生蟲無法以人類作為宿主,所以即使吃進去了也是死亡後被排出來,
如果像蛔蟲能寄宿在人類的腸胃環境中,肚子理就長滿了蛔蟲,要吃打蟲藥讓它排出體外。
做生魚片的魚,從遠洋捕獲之後,在極低溫—60度下冷凍,再運送到拍賣場,
但是拍賣過程中,遇到儲存不當或是處理過程中沒有注意衛生安全,
寄生蟲或細菌在魚體上落菌又再繁殖,
吃下肚經由血液循環進入腦中破壞腦細胞神經,可是會使人癱瘓或昏迷的。
細菌則是無法被超低溫"殺死",僅能降低他們孳生,
所以目的只是將所謂生菌數控制在一個容許範圍內,
避免細菌孳生到一定程度導致腹瀉等食物中毒的狀況。
微生物跟食物存有重要的關係,
微生物生長需要氧氣的是好氧性微生物,不能存活於無氧的環境。
而厭氧性微生物就要在無氧環境內生存,
所以真空包裝是食品加工後常見的保存方式之一,
從乾貨到新鮮食材或即時食材,都可以放在真空包裝專用的塑膠袋或鋁箔紙袋內,
利用機器將袋內的空氣抽出後密封,讓袋內的空氣減少達到缺氧真空狀態,
讓微生物無法生存,防止氧化和食品腐爛,有效地保持產品的新鮮度。
油脂多的食物,像控肉或東坡肉,在餐廳吃剩下的部分,
最好請工作人員打包時,用真空包裝包起來,避免接觸空氣氧化所產生的油耗味。
真空包裝對好氧菌可達到抑制細菌生長和延長保存期限的效果。
對厭氧菌卻能助長肉毒桿菌的生長,不一定是安全。
真空包的食物,如果是熟食拆開了馬上可以吃的,在包裝前的殺菌不足,
導致厭氧細菌滋生後從外表也看不出來,又沒有再加熱殺菌,就會導致食物中毒,
出現噁心嘔吐,疲倦,四肢麻痺,視力模糊呼吸困難而。
為了安全起見,買回來後最好拆封再煮一次或連袋一起煮100度10分鐘,以策安全。